近期有条微博很热门,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小学班干部规范是否应该取消”的讨论。微博称,郑渊洁说小学班干部规范是在培养“汉奸”,并列举汉奸的三个特征: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
微博还称,发达国家小学没班干部规范,建议取消小学班干部规范,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
小学班干部制是否应该取消?采访中,大部分的一线教师、父母持反对建议。一线教师觉得,让学生当班干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领导能力和自信心。班干部制怎么样,重点看怎么样操作,其中增强孩子的服务意识非常重要。
调查
不少父母热衷让孩子当班干部
班干部一直是 “香饽饽”,在现在这个年代,则更抢手了。
就“是不是期望孩子当班干部”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父母,除去一名父母表示“无所谓”外,其余4名均表示“期望”。
四年级学生父母陈先生说,当班干部对孩子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训练机会,可以从中培养孩子的交流、组织等能力,让孩子变得更自信、责任感更强。另一父母说,当班干部带来的另一大好处是,能让孩子在无形中对自己提升需要,以身作则。
一小学校长在同意采访时也坦承,相比较而言,当过班干部的孩子,会更大方,组织协调能力会更强。
记者调查发现,伴随班级管理分工的细化,现在在中小学,班干部职位越设越多,但主要还是由班委和科代表两大块组成。除此之外,一些班级依据班级管理需要,还设置了班级督导等职务。不少中小学,除去班长外,还设置有“值日班长”一职,一些班级是由指定的几人轮流担任,一些班级则是全班同学轮流当。
某学校校长告诉记者,现在在小学班干部规范上,该校实行“两轨制”,一轨是角逐,班长、班委、团干、团委角逐上岗;另一轨是轮流,也就是“值日班长”制,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当“值日班长”,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训练孩子的能力。
反应
大部分父母和老师不赞成取消
“小学班干部制是否应该取消?”对于这一问题,赞成者、反对者看法鲜明,但反对者占多数。
一小学父母杨先生说,他把这个问题同时拿到两个父母QQ群讨论,同一个问题,答案截然相反。一QQ群的父母一致赞成取消班干部制,在他们看来,“小学班干部规范是小学教育成人化的做法,感觉不妥”。
而另一QQ群的父母则反对取消,觉得“当班干部是孩子学习、训练的好机会”。
对于小学班干部制,受访的厦门某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甘同学觉得,孩子掌握管理是件好事,规范本身并没那些问题,重点是老师要怎么样引导班干部用平等的、正义的办法对待同学的失误和错误。
在心理老师看来,小学生班干部制有利有弊。“利”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领导能力、自信心。“弊”是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容易对人不对事;管理方法不成熟,容易引发矛盾;处置问题办法不成熟,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紧张。因此,老师的引导很重要。
声音
老师父母的引导用途非常重要
杨敬亭(五年级学生父母):我觉得没必要取消。第一,班级需要分工,需要让孩子掌握自我管理,班干部规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让孩子提前适应社会,由于现在的社会就是如此运行的。
第二,好的班干部,正面的榜样用途非常大,在学生与老师、父母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上非常有帮助。我孩子班上的班长,威望非常高,每次选举,大伙都选他,说明这个孩子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榜样用途,有益于带动其他孩子。
设不设班干部,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老师和父母的引导。班干部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是服务孩子,还是充当“告密者”?在此方面,老师和父母应引导孩子增强社会服务和公众服务的意识,如此一来,班干部才能真的发挥用途。
警惕
从“服务者”变成“执法者”
陆豪(某中学老师):我感觉郑渊洁老师的说法有的偏激。第一,班干部是老师的助手,假如取消班干部规范,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将会被班级事务完全绑住,根本拓展不了工作,如此的自我设限,从根本上来讲是落后和不科学的。
第二,取消班干部规范,表面上看大伙都平等了,其实是不平等的,不少拥有管理能力的孩子没办法得到训练,才华被埋没。有的孩子天生拥有肯定的管理能力,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假如能得到肯定的训练机会,能非常快成长起来,以后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假如小学阶段不给孩子如此的机会,没打好基础,那样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就非常难崭露头角,成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好助手。
第三,小学班干部绝不是承担“告密、为强权效力、奴役同学”如此的任务,不然是把班干部 “庸俗化”了。班级就像个小社会,需要根据肯定的秩序来运转,假如没肯定的秩序,班级就会乱成一团。
班干部代替老师进行管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每一个学生从良从善,这里没为强权效力、奴役同学的问题。班干部犯错,同样要遭到惩罚,在纪律面前,在规范面前,其他人都是平等的。
郑渊洁老师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他事实上是提醒大家,在目前,有不少学校的老师违背了班级成员平等这一原则,将班干部从班级的“服务者”变成了班级的“执法者”,班主任给予班干部过多的特权,规范面前可能办不到同等看待,如此当然是有害的,这需要大家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刻警惕。
看法
怎么样,重点看怎么样操作
王哲红(某学校校长)
对于小学班干部规范不可以以偏概全、走极端,简单地“取消”,不可取。
第一,取消小学班干部规范,并不可以起到铲除阶层有哪些用途。不管你承认否认,这个社会,有些孩子就是组织能力非常强,有些孩子就是念书好;而有的孩子,两样都非常平庸。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直少部分人出色,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阶层,简单取消班干部规范,并不可以做到每人平等。
小学班干部规范怎么样,重点看怎么样操作。假如班干部的产生,是依据老师的个人爱好、父母亲疏来选择,那样必然带来恶劣影响,致使两大恶果:一是不民主,二是成为老师和部分孩子的特权。
在班干部的选举上,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选出心目中最好的班干部。如何选?导向尤为重要。班干部并可能不是书读得最好的,或是最有才干的,而应是最想为大伙服务的。
在竞选上,对班干部的评价,应以“我有哪些能力,我要如何为大伙服务”为重点,引导孩子往这方面努力,让班干部爱集体、热衷为大伙服务。
曾有一项调查,说是400名县处级以上的干部,出身、学历等各不同,但这类人有一个一同点:学生年代是学生干部。当班干部,让孩子掌握承担责任,在做事情当中,培养做事情的能力。将来的国家需要如此的领头羊和管理人才,那为什么不从小培养呢?
取消班干部规范,看上去对大伙公平,但事实上,对那些明明有组织管理才干却不让发挥的孩子来讲,这是另一种不公平,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