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一(上)语文 纪念白求恩 同步复习资料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狭隘 解放 微不足道
B. 殉职 极端 拈轻怕重
C. 鄙薄 纯粹 漠不关心
D. 热忱 派遣 冷冷清清
【答案】D
【分析】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隘”读音应为“ài”。B项“拈”读音应为“niān”。C项“薄”读音应为“bó”。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 正是凭借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案件精益求精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件案件,无一块错案。
C. 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 张先生如平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答案】D
【分析】D项用有误,“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漫不经心”。
3.下列句子中没语病的一项是
A.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当下文静创作创造了榜样。
B. 通过“七七事变”80周年参观活动,让大家回顾了历史,愈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C. 面对紧急的汛情,长沙工商部门加大汛期市场监管,预防不出现借助洪灾哄抬菜价、掺杂掺假等违法经营行为。
D. “光盘行动”不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跟大家息息有关的理念。
【答案】D
【分析】A项,搭配不当,把“创造”改为“树立”;B项,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让”;C项,“预防”有否定的意思,“不”也是不是定,两个一块用,语义相反了。把“不”去掉。故选D。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适合的一项是
①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②人一直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③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⑤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⑤④①③
C. ③①④②⑤ D. ③①⑤②④
【答案】B
【分析】②句是总说,提出了“死”的意义不同引出话题;⑤提出有哪些不同;紧接着④和①讲解如何“死是重”,如何“死是轻”;最后③说出为何“张思德同志的死是重的”。本段的逻辑顺序是:引出话题,提出话题,讲解,得出怎么看。故选B。
5.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选填适合的称呼。
以前线回来的人说到______,没一个不佩服,没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______的治疗和亲眼看过______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个共产党员,必须要学习______ 的这种真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A.白求恩同志 B.白求恩 C.白求恩大夫。
【答案】 . B . C . C . A
【分析】转述以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就从事医疗工作而言,大家则称之为“白求恩大夫”;从其作为共产党员来讲,则称“白求恩同志”,突出他与中国人民的亲密无间和共产主义战士的身份。所以答案为:BCCA。
6.下列有关各句的剖析错误的一项是
A.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一个人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个中共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剖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 没一个不佩服,没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剖析:这个句子中“没一个不”表达了一定的意思。
C.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剖析: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 这就是大家的国际主义,这就是大家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剖析: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大家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
【答案】A
【分析】。A项剖析错误,这个句子运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二者有什么区别是:“设问”是有问有答,而“反问”是问后没回答,但文中后面就带有答案了。
2、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目前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目前,先替自己计划,然后再替其他人计划。出了一点力就感觉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了解。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可以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以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一个不佩服,没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大夫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个共产党员,必须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大夫,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非常高明的。这对于一班朝三暮四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很多信。可是由于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对于他的死,我是非常悲痛的。目前大伙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大家大伙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能变为大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须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 请简要概括选段文字的内容。
8. 说说“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中的“只”字有哪些表达成效。
9. 请依据选文1、二段的内容健全下面的表格。
| 对工作 的态度 | 对同志、人 民的态度 | 对工作 的需要 |
白求恩 | 极端的负责任 | ①____ | 对技术精益求精 |
不少的人 | ②________ |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 ③_____ |
10. 阅读材料,仿照示例,至少运用选文中的一个成语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过去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有一次为伤员实行急救手术时遭到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病逝。
[示例]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火海救人英雄——王锋颁奖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犹豫没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大家的心中永生。
11. 学习课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写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需要:中心明确;200字左右。
【答案】7.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表示对白求恩同志的哀悼,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8. “只”字强调了作者与白求恩见面的次数之少,突出对白求恩去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为下文作者的感悟作了铺垫。
9. . 极端的热忱 . 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目前,先替自己计划,然后再替其他人计划。出了一点力就感觉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了解 . 朝三暮四、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10. 一个异乡人,为了一个一同的革命目的,来到这个与他毫无关系的国度,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地奉献着他的所有,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在枪林弹雨中,他抢救伤员,虽未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他是共产主义一面不倒的旗帜!
11. 洪灾暴发,肆意的洪水翻滚着、怒吼着,冲向无尽的田野。在那发疯般的洪流中,一位女子紧抱着一棵摇摇欲坠的小树,眼看着要被洪水带走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身穿军装,有着阳光般灿烂笑容的小伙子游了过来,他是那样年轻,年轻得叫人为正当青春的生命喝彩;他是那样朝气,朝气得叫人不禁想到正值中午的太阳。他微笑着递过救生衣,铿锵有力地说:“穿上吧!”“可是你呢,你也需要它!”女子含泪喊道。“我是游泳冠军,我不怕水!”说完,他松开手,被裹进了洪水中,再也没浮出水面……面对生与死的抉择,面对自己与别人的取舍,他从容地作出了大义的选择……他的选择,惊心动魄,催人奋进!我仰慕这位光辉英雄!
【分析】
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了解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学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本文题要结合第一段开头、结尾语句剖析即可。
8.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要紧语句的意思的基本能力。理解文中要紧句子的含意,一是要擅长抓住关键字,这里的关键字是“只”;二是要联系原文,找到语句“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很多信。可是由于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对于他的死,我是非常悲痛的”来剖析。可知,“只”是仅仅的意思,说明和白求恩大夫见面次数之少,对他的去世感到悲痛,据此回答即可。
9.本题考查筛选信息。①抓住语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目前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剖析作答;②抓住语句“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剖析作答;③抓住语句“这对于一班朝三暮四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训”剖析作答。
10.本题考查颁奖词的写作。解答此题第一要知道颁奖词写作的基本需要,用简洁的语句描述人物事迹,并赞美其突出的精神品质。应该注意情感与内容的融合,语言表达的生动性。例:作为一名加拿大共产党员,你不远万里,带给中国人民的不止是你 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更要紧的是你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你用你的一生非常不错地解释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意思。你的死重于泰山,你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11.本题考查用夹叙夹议的办法写作文片段的能力。“夹叙夹议”中的“叙”,事实上就是事例的叙述。它不同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的“叙”,记叙文中的“叙”需要完整地记述事件进步的过程和人物活动,须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址、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写了解。“夹叙夹议”的叙述是为议论服务的,它要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块,表达作者的思想和看法,一般具备概括性,简明扼要。但,这并不等干说“夹叙夹议”中的“叙”就是千篇一律的平铺直叙。依据内容的需要,它也可以有所变化,有所侧重,呈现出多样性。一般说来,“夹叙夹议”中的“叙”容易见到的有三种状况: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和议论性叙述。比如:逆流而上,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小身躯,那沉思江边满脸的迷茫……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忽然,仰天长叹:“天啊!奈何你这般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什么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我懂!我真的懂!”屈原为国为民献身,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的心中,从来不会忘记……小人当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谬谓余以善淫”。悲哉!哀哉!